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工人日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志愿老师”支教记

发布日期:2015-02-06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5年,6市13县(区),行程1万多公里,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授课1000余人次,牵头开展的助学活动受益学生不下2万人次,撰写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调研报告10万余字……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员工赵刚军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用自己的青春、梦想和坚持,把阳光撒在孩子们的求学路上。

    赵刚军是安徽六安市叶集人。祖祖辈辈都在土地里刨食的赵刚军家庭困难,在他很小的时候,为了找活路,父母都去浙江的工地上干活,家中只留下读书的赵刚军和年逾七旬的爷爷。

    “爷爷不识字,父亲只读到了小学四年级,母亲也不识字。他们的话不多,但都知道‘学文化’的重要性,读书几乎成为我改变命运唯一的机会。”赵刚军说。

    求学的目标如此明确,求学的道路却很艰难。

    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从小学到初中,教过赵刚军的老师们往往身兼数职,教数学的兼教历史、教语文的兼教政治、教化学的兼教生物……至于音乐、体育,基本成了“赵刚军们”在田间地头的劳动课。

    2009年,19岁的赵刚军考上了安徽大学。他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三块,一块是学习,一块是兼职,一块是助人。

    安徽大学老校区的北门有一个香樟雅苑小学,是合肥市筹建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小学周边是一个城中村,住了不少农民工。下午一下课,赵刚军就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城中村,挨家挨户询问,看看这里的孩子们需不需要志愿者的帮助。

    看着稚气未脱、风尘仆仆的赵刚军,家长们给了他足够的信任。

    赵刚军一边在校园里招聘志愿者,一边联系支教的场地。利用西苑新村一个老年活动中心的两间活动室,赵刚军支教生涯中的第一个支教课堂办了起来,每个周末集中上半天课。不到一个月,报名的孩子就从40多个增加到了150多个。

    原有的场地不够,赵刚军想从旁边的小学借教室。为此,他一次次和学校联系,而学校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一再拒绝。

    2010年9月的一天,天热得厉害,赵刚军又来到学校门口。保安不让进,他就给学校德育处主任打电话,主任出来见了一面,当面拒绝了他。顶着日头,赵刚军就蹲在学校的门口等,从下午1点等到5点,直到主任下班出门,一抬头看见晒得昏昏沉沉、满头大汗的赵刚军。

    “他特别惊讶,应该就是那一次,他心软了。”

    赵刚军回忆说,主任把他带到校长面前,帮他求情。结果,赵刚军成功了。

    赵刚军在此后的大学生活中,每年暑假都会和志愿者们安排一个月的时间,给城中村的流动孩子们讲课。纸张、粉笔、教学用具、出门的车费、电话费……他几乎把每个月兼职挣的钱都花在了这上边。

    2011年暑假,赵刚军把支教团队17名成员带回了自己老家——三元乡张店村。他想帮助和他当年面临同样处境的“留守娃”。

   本来借了村委员的办公室做教室,可没几天村支部书记就“反悔”了。没办法,赵刚军就把教室安在了自己家里。堂屋、后面的“门漏子”,再搭帮着邻居家的两个羊圈,读书声在夏日清晨的红土地上朗朗响起。

    2013年,赵刚军大学毕业,成为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的一名员工。他把志愿者的身份也带进了企业,一边忙着工作,一边继续进行支教。

    从2009年到现在,赵刚军的足迹遍布合肥、六安、宿州、宣城、阜阳等6个城市,近百个乡村,牵头建立20余支教团队,招募志愿者近300人,牵头帮扶乡村小学(包括山区临时教学点)10余所,与团队成员共同募捐、购买、捐赠书籍2万余本,累计联系捐赠各类书籍及各类文体用具价值达10万元。(本报记者 陈华 本报通讯员 江龙余)

文章录入:luhui      责任编辑:江龙余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