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站群:
工会网 |电视新闻中心 |《铁道建设》报 |网络学习平台 |文明网 |南京分公司 |电气化公司 |装饰公司 |工程材料公司 |城轨公司 |物资公司 |机电公司 |钢结构公司 |五公司 |二公司 |一公司
更多
当前位置:文学 > 杂文 > 正文

诗意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浅评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发布日期:2013-11-15 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前阶段,阅读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再次被书中描写的情节所感染,它像一首凄婉优美的叙事诗引人入胜,在诗意与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1772年5月至9月,集诗人、画家、小说家于一身的歌德在韦茨拉尔帝国高等法院实习,一次舞会上,他与友人克斯特纳的未婚妻夏洛蒂.布莆相遇,对她产生了无望的爱情。这种关系为《少年维特之烦恼》提供了主要素材。1774年该书出版后,歌德名声大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长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维特》是欧洲方兴未艾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丰硕果实。这个运动提出“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返归自然“的号召。《少年维特之烦恼》写的虽然是个人爱情悲剧,却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它有着异常强烈的时代精神。

《维特》处处体现着“狂飙运动”的精神,“自然“成了年轻的主人公检验一切的准绳:他投身自然,赞颂自然之美好;亲近自然的人——天真的儿童和纯朴的村民,鄙视迂腐的贵族、虚伪的市民;主张皈依艺术自然,让天才自由发挥,反对一切束缚自然的规则;推崇民间朴素的生活,与矫揉造作的贵族社会格格不入;重视自然真诚的感情,珍视他为

“心”胜于其它一切。同情失恋而自杀的少女和犯罪的青年长工,蔑视宗教信条和法律道德。而维特最钟爱的夏洛蒂更是“自然”的典范。她天真无邪、举止行动都是一个少女可爱的自然本性。《维特》执着针对“自然”的呼唤,实际上是反抗不自然的封建社会的呐喊。

《维特》取得巨大的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真诚愿望。歌德在《诗与真》中说得明白:“这本小册子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轰动一时,主要就因为它出版得正是时候。她像只需一点引线就能使一个地雷爆炸似的。当时这本小册子,在读者中间引起的爆炸也十分强烈的,因为青年一代身上自己埋藏不满的炸药。”

小说的艺术有两个特色:一个是非常成功运用第一人称的书信体,二是充满浓郁的诗意。作家用近百封书信巧妙地构成一个整体,加上编者的引言、按语,还穿插注释,把一些平凡无奇的事讲得真切感人,娓娓动听。信中时而议论,读者读着仿佛变成了收信者,主人公的言谈笑语,啼血悲叹,都在信中得到体现,从中窥见了他那颗柔弱颤动着的敏感的心。在剪材与内心刻画细致入微上,《维特》在同类作品中居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

《维特》可以称为一首凄婉优美的叙事诗。主人公维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向读者宣泄。他在生命最后两天给夏洛蒂的长信,更是富有诗意,真切感人。无论写景状物,还是交待情节,始终烘托情感,展示内心的情愫。最精彩的是在瓦尔海姆的描写。初到时,那是万物欣欣向荣的五月,离开和重回这里已是落木萧萧的秋景,等他生命结束时,已是风雨雪交加的仲冬。时序的更迭和自然的变化,与主人公维特由欢欣而愁苦,以至最后绝望的感情发展完全吻合。做到了诗中的情景交融,寄情于景。特别是主人公即将离开人世吟诵的悲歌:“春风啊,你为何将我唤醒……可是我的哀期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刮得我枝叶飘零!……”这正是他那凄凉的心境和悲惨命运的绝望写照,诗意与情感就这么完美的统一。(左新国)

文章录入:韩波      责任编辑:左新国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