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高温老虎席卷全国,河北沧州地区迎来了38℃的高温天气,烈日炙烤着大地,强烈的紫外线晒得工人们焦黑如碳。
铁路行业由于半军事化管理,任何时间、任何气候环境,工人接到电话就如同接到命令,必须在第一时间上岗。铁路线上有呼啸而过列车上的火车司机也有养护铁路的工务人员,有停电加紧施工的供电工人也有时刻坚守站场的车站兄弟,同一个夏天不同岗位的铁路工人,毅然顶着烈日的炙烤,挥汗如雨、在运输第一线与高温酷暑战斗着。
夏季的每周二、四早晨六点到十点,朔黄线进行线路维护,供电系统停电,列车必须停车等候,这时候是司机师傅最难受的时候,没有了空调的司机室温度已经骤升,拉开窗帘,打开司机室门感受不到一丝凉意。这时候,就是线路工人最辛苦的时候。时间回到早晨4点,线路工人早早来到各自指定的养路段,趁还没开工,拿出准备好的干粮,先垫饱肚子,就等停电令一下,上站场争分夺秒进行施工。我在调到办公室来之前是一名火车司机,对于铁路线上发生的事情深记于心,对于铁路工人的工作环境深有感触,命令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的保障,而执行命令是铁路工人的职责。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企业效益在提高,职工后勤保障工作也日趋完善。我所在的中铁四局八分公司朔黄分处是参与朔黄铁路联合运输的单位,朔黄分处各岗位工种包括机务、车务、列检、检修等,今年入夏以来,天气高温不下,各岗位的兄弟们为确保列车安全运行,长期坚守一线。火车司机顶着烈日上车顶、下地沟仔细查看机车各部件;车务的兄弟增加值班人员和值班次数,防止列车燃轴、自燃等事故发生;列检兄弟在没有任何遮挡烈日的站场上,认真检查每一节车辆的零部件;检修员工分始发站和终点站派人值守,确保机车留站不留隐患。作为工人,指令就是命令,对于企业,对职工的关怀就是对企业发展爱惜人才,为保障运输任务顺利完成和确保工人人身安全,结合朔黄分处防暑要求,分处采取了多项防暑降温措施,分阶段性落实防暑降温工作,在夏初时节,朔黄分处为员工每人发放夏凉被;天气转热,在机车上配备防暑药品、为职工发放饮料;进入伏天,朔黄分处管理人员根据送清凉工作安排,每周周日放弃休息时间,截止到8月20日,带上防暑降温用品到车站,为一线员工送清凉。在7月的最后一个周日,我们来到了朔黄铁路肃宁下行站场。
“领导,你们又来送清凉了?”。亲切的问候声在我们几个人身后响起,我回过头就看见正在用手抹着脸上汗水的张江练。他是一名火车司机,来自陕西咸阳的一名27岁的小伙子,也是我老乡,干司机已经5年了,年龄不大却看着十分老城。
因为经常见面,也在一起开玩笑,所以聊起来没有任何拘谨。我对他笑了笑说:“瓜娃,咋能叫领导,叫哥就行了”。我接着说,“铁链子(我给他起的绰号),你咋成了黑蛋子了”!他却笑着说:“没事,男人黑了才更性感,也是健康色!”。其实我知道他这样貌是跑车风吹日晒换来的。当得知他是刚从黄骅港出车回来,我赶忙将桌子上切好的西瓜递给他,火车司机,不管刮风下雨,接到电话就是命令,必须在30分钟内出完勤,这就是半军事化管理。一个班下来,工作服上的汗渍竟然成了不知道哪国的地图形状,由于紫外线比较强,他的胳膊上已经开始脱皮。对于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我深有体会。
我们的交谈没有结束,太阳已高挂头顶,清凉物品也快送完,却没有一丝凉风。烈日下车站的工人们个个脸上挂满了汗珠,衣服被汗水湿透。钢轨被烈日晒的滚烫,工务兄弟们带着厚厚的帆布手套,手心里的油污和汗水搅和在一起,也竟然有了“抓铁留痕”的意思。
朔黄线列车紧锣密鼓运行的生产氛围有增无减,上行、下行来回穿梭。在车站路基段远远看去,无数个身影好似在地面的蒸汽中浮动,是不是浮动,也许是产生幻影了。迎面走过来一个工务兄弟,抬手抹去脸上的汗水后,留下黑印记的脸上却是换班后满足的笑容。
在车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黄昏,我们的送清凉工作接近尾声。虽没干什么体力活,但衣服已被汗水湿透。汽车在回单位的路上,“一二三、起”的号子声还有列车启动的鸣笛声在我耳边此起彼伏,这时,我的思绪却留在了车站上烈日下那一双双带着帆布的手套上、那一张张黝黑且挂满汗珠的脸上、那工作服被汗水绘出画的火车司机师傅身上,久久不能平息。我想,谁是最可爱的人?在我们铁路运输一线,那些质朴、实诚的铁路工人们就是我们心中最最可爱的人。(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