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文学杂谈 不妨“大气”写文章

发布日期:2015-06-10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大气,众所周知就是一种胸怀宽广、包罗万象、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这种气概就如同雄鹰划破长空、骏马驰骋草原一般酣畅淋漓,气势如虹。那么如何将这种“大气”的气概运用于文章之中呢?
         第一,要“大气”,勿忘接“地气”。    写文章如果只一味追求“大气”而忽略了“地气”的话往往适得其反,让人望而生厌,这样的文章必然会给人带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的感觉。所呈现的必然是一种“假、大、空”的状态。可见,一篇文章脱离了“地气”就是失败的。就和做人做事一个道理,做人要踏实。做事要着眼于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脱离了实际任凭你有何等的雄心壮志,说出什么样的豪言壮语都是一片浮云。“踏实”“实际”就是地气!往往就是这些踏实人做事才往往结合实际,根据客观存在去寻找行之可效的方法,这有助于科学方法论的形成。反之,则常常好高骛远、心浮气躁,而这类人往往碌碌无为、一事无成。故而,“大气”和“地气”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是相互依存,彼此依赖、缺一不可的,只有有机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好文章,可见,写出一篇“大气”的好文章,接地气是前提。
        第二,要有大视野、大胸襟
 写出大气的文章是离不开大视野、大胸襟的。多去关心一些时事动态,多去读人文科学、哲史类书籍。这些都会有助于我们大视野的形成。这样我们写文章的时候就能有更多的选材,不至于写出来的东西太过琐碎、空洞。胸襟即气魄,有大胸襟的人才会坦坦荡荡,才有大气魄,才会写出恢弘的文章。譬如荡气回肠、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正是由于范仲淹的博大胸襟才得以写出此等佳作。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这种胸襟是何等之大!如此让人叹服的胸襟,写出此等文章便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第三,要集百家之长,善思勤写
 任何有益的东西都是值得学习吸收的,学习的种类不能太过单一、太过陈旧,要适时推陈出新,要多元化、高效的去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集百家之长。例如永乐年间编撰的《永乐大典》,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它就是那时的《百科全书》,之所以会出现此等旷世大典,源于能够吸收、记录各种类别的书籍,那时的书籍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正是这本书能够包罗万象,集百家之长,故而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看的东西多了,自然会形成一种浩然正气。从而文采飞扬、气势滂沱。而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善思勤写,“思”和“写”是非常重要的。论语中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辩证的讲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又有俗话说的好“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的确如此,思考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记忆和理解书中的东西并且有助于我们思维的开拓,写能够锻炼我们的文笔,一篇有内容的文章加上行云流水的语言那无疑是锦上添花。
        可见,要写出一篇好的“大气”的文章并不在朝夕之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要多去思考、多去总结、多去观察,在提高我们文学修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品性的提升。勤积累、善学习、多思考,写出一篇“大气”的好文章便不再是难事了。(叶子)
 
文章录入:韩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