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言论 也说“廉”与“腐”

发布日期:2016-11-04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前阶段,通过观看学习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笔者深受教育,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憾,并对“廉”与“腐”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思考。
《永远在路上》通过专题片的形式展现了反腐的细节,强调了廉政的重要性,是让这些高官现身说法,以便警钟长鸣,是告诉国人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是印证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反腐勇气和决心,而那满头的白发,解读为失足后的悔恨亦可,解读为反思中的痛惜也罢,都会让人不约而同的开始比对黑与白、“廉”与“腐”之间的差别。
“廉”与“腐”,可谓一字之差,人生打岔。有着一样的“广”字外表,却有着不一样的内心构造,“廉”字有的是一颗真心,是一颗为党为民、肝胆相照的赤子之心,而“腐”字有的却是一颗祸心,是一颗为谋己利、不择手段的堕落之心,“廉”能赢得认同、敬重和信任,“腐”会招致贪念、变质和祸殃。
把使命责任挺在前,事事不计得失,只比贡献,脑中有法纪、用权有尺度、心中有戒尺,就是“廉”字的深刻内涵;相反,把个人利弊摆在前,事事不讲原则、只看利益,总想着“装好人”、“捞好处”,底线不清晰、禁区无概念,就是“腐”字的潜藏祸根。我们看到,在现实中很多官员恰恰不能看清“廉”与“腐”的清晰界限,利益诱惑抵不住、原则契守保不住、困难考验经不住,没有表现出党员干部清正廉洁、责任担当的一面。
“廉”源自于对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内心选择,“腐”起始于对宗旨信仰、党性原则的质疑动摇。懂得“廉”字含义的人,才更能洞悉心灵之静、感悟人生真谛。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地位的高低和物质的丰足,而在于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所贡献。而陷入“腐”字误区的人,根本没有体味到人生的真正意义,更没有搞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至简大道,从而使自己的党员本色有所减褪、责任意识有所迷失、作风关口有所懈怠,行为失范、底线失守,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无法弥合的伤害。因此,廉政为官、清正为人,才算是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殷切嘱托,才算是达成了人生最高远、最纯粹的境界。
 (叶子)
文章录入:韩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