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别在餐桌上丢了传统

发布日期:2019-06-19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在中国,每个家庭都有一些传承下来的传统风尚和行为准则来告诫后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出自《朱子家训》的经典,就是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

前几日,同A君一行人中午办完事在县城一家面馆打尖,坐定后每人点了一碗面外加一盘凉菜。时间不大,服务员就将点餐端上桌,我们一行人开始用餐。A君吃饭很快,三下五除二就将一大碗面一扫而光,而接下来的一个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A君将服务员端上来的一小碗面汤倒入被他扫光的面碗里,将附着在面碗不易夹起的面条残渣用面汤摇摇晃晃的裹着面汤一起喝掉,此时的面碗看上去跟洗过的差不多干净。此时他也注意到了我正在用“异样”的眼光看他,A君觉得不好意思而又严肃地说:在他那个物质缺乏的年代,他们追求的不是生活,而是活着,而活着的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要有粮。那个时候受过苦难(A君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被狠狠饿过的人们是很珍惜粮食,每次吃饭是舍不得掉一粒米,倒掉一碗汤的,总是会把掉在桌上的米粒一颗一颗捡起来吃掉,吃过的碗里也总是一干二净,一粒米也不剩。也许,他只是因为经历过苦难生活,吃了太多的苦,所以珍惜粮食,并不是怀着敬畏的心看待粮食,但能以这样的态度这样对待粮食的人现在也已经几乎没有了。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保障的同时,也不光使得我们沾染了一些恶习,餐桌浪费便是其中之一。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与A君相比,B君的行为也许将会为我们没有经历过苦难时期的人们一个很好的警示。

大概是五年前,与B君在西安参加公司两会期间我们同住一个酒店。早餐是在酒店自助,会议第一天早饭我们同桌,交完餐券我们各取所需,20分钟左右我们都各自吃完,准备离开的时候B君对我说你稍等我一下,还没有吃饱我再去夹点,随后起身又在取餐区夹了一盘,但是吃了没两口起身说我吃饱了我们走吧,可是我们刚要离开时服务员对B君说:先生,请你在募捐箱里投放1元钱在离开,作为爱心捐赠。B君不解就问为什么,服务员指着餐桌上的提示牌说:餐厅餐厅有规定,如有剩餐超过50%是要为贫困地区捐赠1元钱。我们这时才注意到餐桌角上放着一块不大的温馨提示牌,内容是: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按量取餐,杜绝浪费。B君听完服务员这么已解释,自觉很不好意思的从兜里掏出一块钱投进了募捐箱。

在当今的现实环境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受距我们越来越遥远,相反,勤俭节约被视为老土,竞奢竞侈宛若时髦,表现在用餐上,就是点餐较多,随意浪费现象比比皆是,很大一部分人竟然有“吃完了剩一点代表吃饱了”的错误观念。而该酒店将具体而微的节约行为与公益捐赠结合起来的方式,无疑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得多。

毛泽东同志曾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2013年习近平在新华社 《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 “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的批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纵观我们身边的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饱饭已不在是问题,而更多的是在追求怎样吃好,请客吃饭也存在攀比心理。我们国家才告别了饥荒年代没有几年,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光盘行动,浪费可耻”的观念,可现在有些官商场合依然存在讲排场讲场面的现象,奢华程度令人咋舌。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从老一辈人讲述的那段饿死千千万万的人、吃树皮和观音土的历史,它近得就像刚刚转身,还没有来得及走远,这边就如此穷奢极欲起来。

现在,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我国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古人说:“惟俭足以养廉。”遏制餐桌浪费,不仅是厉行节约的需要,更是作为一个现代与文明民族应该有的风范。吃饭的时候,捧起面前的碗想像一下,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或你的;或我的;或他人的,那是多么伟大的事物啊,可以拯救世界上万物生灵的性命!那样,你是否会对怀有一颗虔诚的心,恭恭敬敬的对待面前的食物,不浪费一粒粮,不倒掉一杯羹。遏制浪费之风,对食物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回归朴素生活,也值得每个人去践行。(徐鹏飞)

文章录入:白育兵      责任编辑: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