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书山学海中彰显青春力量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发布日期:2020-09-29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读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读书和学习的观点和态度。书中,几乎每一位受访者在谈到对习总书记的印象时,都提到了他对于读书的热爱。

在条件异常艰苦的六十年代的陕北,土地的贫瘠、环境的恶劣、生活的困苦都未曾阻碍习总书记坚持读书的脚步。与习总书记一同在梁家河插队的赵华安说:“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东西。他带来不少书,不仅自己经常看,也把书借给别的知青和村里的老乡看,他也从别的知青、老乡那里借书、找书看。”习总书记的读书面极广,除了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外,历史著作、文学作品、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也均有涉猎。

在梁家河村与习总书记住同一孔窑洞的雷平生在谈到习总书记时说:“他勤奋好学,到了夜以继日的程度,正如有些老乡所讲的——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要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白天去山上劳动,晚上回家一有空就看书。”他说自己时常半夜醒来,还能看见习总书记点着一盏煤油灯仍在读书。

学习是一个不断自我丰富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习总书记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分析能力强,这与他刻苦读书学习是分不开的。习总书记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习总书记从未因为学业中止而停止读书和学习。作为青年一代,要想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时刻紧跟时代发展,能在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潮流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就是要向习总书记学习,要养成爱读书、善读书的生活方式。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走出学校,正值美好青春年华的我们,不应该将读书学习仅仅局限在学生时代这一人生阶段,走进工作岗位,坚持读书和学习更为重要。工作后,没有整块的、大量的、集中的时间去供我们读书,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有选择性的读书,要善读书、读好书,更要熟练掌握读书的方法和技巧。

习总书记在读书时非常注重分析对比,重视参考资料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他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来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问题。另一方面,他在读书中会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会与别人进行讨论。习总书记看书时,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这样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可以比较出几种说法的同异,也可以推敲出作者为什么这么说,正所谓“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比如习总书记在看中国历史的时候,就是先以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为主要读本来学习,但在学习中发现史学家的不同观点时,就以钱穆、吕振宇等不同版本的中国历史书籍来互相印证、互相对比,深入理解。这样学到的历史观点就是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观点,既掌握了各类观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养成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习总书记的学习方法将各类知识的点与面相互连结,将分散的知识点汇集成一个整体,可以使得学习到的知识在不断的推敲论证中自成系统、触类旁通。

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在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们这些刚刚入职的见习生来说,无为市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项目建设所需要的新工艺、新技术是大家从未在校园里面接触过和系统学习过的崭新的知识。习总书记的学习方法对于我们在工作中高效、快速的完成大量专业书籍的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历史洪流滚滚向前,青年一代的我们之于浩瀚历史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学习信念、不负青春韶华,未来的万丈光芒定然有我们的点点星光。(蒋文含)

文章录入:LIJINFENG      责任编辑: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