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乡心故园】菜谱

过年了,家家户户喜团圆,乐陶陶,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莫过于吃年饭。

记忆中,我家的年饭离不开菜谱,为了准备三十那天中午的年饭,爸爸和妈妈一定会在头一天晚上仔细商量,在全面盘点自家年货的基础上,然后归纳出一套方案,再由爸爸执笔在信纸上记下菜名贴于案头。有了这个菜谱,妈妈准备起来则有条不紊。

当爸爸妈妈在一起合计菜谱时,我总喜欢凑上去,不是我想给爸妈帮点什么忙,而是想看爸爸写的菜谱,因为爸爸笔下的每一个菜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儿,什么“福禄汤”、“叶婆小炒肉”、“古老肉”、“金丝粉”、“红烧狮子头”等等,都是我熟悉的名,但每年根据配料的不同,名儿可能会小有变动。我知道你不知道,爸爸说的“福禄汤”就是薯粉勾芡的糊(福)汤;妈妈姓叶,做的小炒肉自然就叫“叶婆小炒肉”;还有啦,一般人只听说过“金丝猴”,不知道我妈妈会做“金丝粉”,其实就是素炒线粉,因色泽金黄得名;而我最感兴趣的是“古老肉”。这道菜就是把纯肥肉切成小长条,然后裹上一层面粉,再放到滚热的油锅里过一下,立刻变得黄灿灿的,最后淋上一层白绵糖,待放凉一点,不等上桌,我们就会迫不急待地用指头捏上两块先尝为快,尤其那种炸得老一点的最好吃,酥香甜腻,在从前物质生活相对贫乏的年代,真的是让我们百吃不厌,百般回味。

这个看似简单的年饭菜谱,蕴藏着爸爸妈妈怎样的心血?准备一顿满意的年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可能从入冬以后,就开始念叨着过年又近了,从冬至以后,就开始忙着备肉或腌或熏,从腊八以后,就开始了一趟一趟地从市场上往家拎年货。不图菜的品种花哨,但一定要样样都是孩子爱吃的。这顿年饭,爸妈可是准备了一年啊,因为从今年的年头吃了这顿年饭,他们就又开始了对明年年饭的祈盼,孩子们大多只有过年才能回来一趟啊。这顿年饭,寄托着父母与儿女之间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美好的祈愿。

一年当中,仅次于年饭地位的家庭酒席就是正月初七的“节饭”了。初七我们也叫“双七”节,国人通常以星期为折中的时间计算单位,如母亲节为每年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为每年六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一样,大年初七,就是说“年”已经过了一星期,上班一族在家过年休息也告一段落了,这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在这一天,爸爸妈妈要以“请酒”的方式回请附近地区所有的亲戚朋友,既是礼尚往来之举,也是真心地感谢所有的亲戚朋友对我们全家一年来的关照,更是寄希望于来年亲戚朋友和和睦睦,共谋发展。这也是我接受到的要以感恩的心对人对事的最早的教育。对于这桌酒,爸妈都非常重视,所以在菜谱的确定上往往反复斟酌,既要体现主人的持家特色,又要展现生活水平的提高,菜的数量尾数不是逢八就是凑十,菜的种类从凉盘到汤汤水水,都经过精心考虑。

今年年前给家里打电话,告诉妈妈我要先到婆婆家过年,然后再回妈妈家。妈妈知道,女儿去婆婆家过年在常理之中,在电话里说:“好,好,你在婆婆家快快乐乐地过个年。”这一刻,我的鼻子突然有些酸酸的……哦,妈妈!婚后,多数时候都是在婆婆家过的年,通常临到三十的前一天我们回去,去了以后老人也不用我们做什么事,来了就好,多吃就好,腊鱼、熏肉、十锦汤被一个个小火钵子架着炖得热气腾腾,绕梁的香味一直要氤氲一个正月。每当这时,我就会更加地想起爸爸妈妈的年饭,想起爸爸的菜谱。不用说,爸爸妈妈在家也精心准备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年饭,等着他们思念已久的孩子来品尝。偏偏做女儿的总是随夫往婆家跑,爸爸妈妈是通情达理之人,一切都随我们,轻松就好,快乐就好。

初二那天与爸爸在QQ里聊天,告诉爸爸第二天回,顺便问妈妈在忙什么,爸爸初学打字,速度较慢,半天才出一行字:妈妈在忙着准备明天的饭。妈妈就是这样,为了让孩子回家后能吃上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早早就开始张罗,这份爱迫得我归期似箭。

初四了,姐姐来电说初五从婆婆家回来,妈妈又开始了新一轮饭菜大战。初四晚上,我看到爸爸又起草了一份菜谱:金丝米线、麻婆鸡块、香肠小炒、蒜香糍粑……爸爸拿笔的手因为天气寒冷、下水较多有些红肿,指头的好几处部位都缠着白胶带,刺疼了我的眼睛,满头银发的妈妈架起老花镜一字一字地核对菜名。之后,他们像完成了一件伟大的工程一样,孩子似地相视笑了。很晚了,我已经睡下,但厨房的灯还一直亮着。黑暗中,我久久地凝望着那处光明,辗转难眠……

妈妈做了大半辈子的年饭,爸爸记了大半辈子的菜谱,爸爸妈妈对着菜谱,连同一份浓浓的亲情与爱心一起,炖成了喷香扑鼻的美味,让回家的孩子在浓浓的年味中吃出了爱的美味。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