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乡心故园】清明粑

今年的清明节,夫君又雷打不动地回老家扫墓去了。回来时带回了一兜子婆婆亲手做的清明粑。

前些年,婆婆一直帮我带孩子和我住在一起,每当临近清明,总是念叨着太婆的墓在一个山凹里,不知道涨水时有没有影响,要不就跟我们说,清明一过,歇了一冬的地里就该热闹起来啦,什么“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等农家谚语,我都是从婆婆那里听来的。在我的印像中,每到清明节,只要能请到假,夫君都是要回老家扫墓的。我自己倒是不经常回,父母亲也没要求我们什么,可能因为是女儿身的缘故吧。

其实,不光是夫君老家作兴过清明节,自春秋战国时出了一位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来,清明节追思先人成为中国人传承不息的特有风俗。有的地方还保存着清明节吃猪头肉的习惯,而较之更为广泛的习俗还是“上山扫墓,吃清明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好转,“清明粑”的做法也由从前将艾蒿与糯米混合的单一做法,演变成今天随个人口味个性化调制。婆婆做的这种“清明粑”,是用山上的艾蒿切细后,与糯米、五香、芝麻、糖等混合蒸熟而成,这是甜味的。也可加腊肉、蒜苗、盐等,做成咸味的,看上去墨绿墨绿的,散发出艾草的清香。

“清明粑”的制作说起来简单,其实还是蛮费事的。做清明粑的野菜学名叫艾蒿,也叫鼠曲草,我们老家叫“细泥草”。这种蒿系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欢生于村野路旁、田间以及潮湿的草丛中,清明节前夕生长得尤为旺盛。由于它全身披着白色的绒毛,所以又叫“白蒿”。掐来的艾蒿洗净后捣碎,在筲箕里用清水过滤,然后掺和进碾碎了的糯米粉里,其他的五香粉、芝麻粉、糖等则可按个人喜好添加,搅拌均匀,搓揉成团。当白生生的粉团呈现出淡绿绿的颜色时,就可以掐成一个个的小清明粑上蒸锅了。蒸着蒸着,浓浓的清香味就扑鼻而来了。蒸好的粑自然冷却,再吃再蒸。“清明粑”不油不腻,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食用及保健价值,既是一种传统美食,又不失为天然的保健食品。

对吃一向较挑剔的夫君回家后急不可待地想要尝尝“清明粑”,这个愿望还是很容易满足的,放蒸笼约蒸十分钟,粑软即可。咬一口,只觉软软的、滑滑的、糯糯的,甜香的芝麻顺着嘴角就要流出,边吃边给孩子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很早以前,有一个饥饿与疾病交加的叫化子梦见一位仙人用一种茎叶上长着白色绒毛、顶端开满金黄色小花的灰绿色野菜掺进糯米粉里做成粑粑,并告诉他这种粑粑既可以用来祭奠祖先,又可以治病。他向一个好心的农妇说了他在昏迷中做的这个梦。后来这个农妇找遍了山野田间,终于找到了这种野菜,并用这种野菜做成粑粑送给叫化子吃,叫化子的病很快就好了。之后,野菜粑粑便流传开来。由于这种野菜只有在清明节前才能开花,这就是“清明粑”的由来。清明节从今年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让孩子更多地知道一些相关的民俗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坐下来,回味着满嘴的清香。一扭头,看见窗外小区路口的拐弯处一个角落,正冒着一小片火光,那是不能回家的游子们因地制宜地向先灵寄托哀思呀。忽而,一丝火苗随风飘起,好像天上的一颗流星在夜空划过。在那短暂的亮光中,我看见了我亲爱的外婆、外公,在我不大记事时就离去了的爷爷,还有一切曾与我熟亲、熟识、熟知的灵魂,虽然我不能亲临坟前给你们叩首,但我的心一样时时祈愿你们的安息。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