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游目骋怀】春游海会寺

细雨蒙蒙,春色已浓。

沿庐山脚下星子县城外的新修公路北行,两侧山势为屏,绵延起伏,若隐若现。路牌上的庐山温泉、阳光温泉、栖贤寺、秀峰寺、万杉寺、归宗寺等标识一一闪过,这可都是古时僧人名士修身养性的风水宝地呀,其中一个路标就是“海会寺”,我们即兴驱车进入。

一条刚够两车并行的水泥路顺势而上。车窗外,高耸的松林和竹丛里,穿插着片片低矮的茶株,其间偶有贴着对联的房屋人家,满目的苍绿,让人心旷神怡。左手边,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个百米见方的平台,不知道有何用场,但起码可以停车。在一个无人看守的大铁门前下得车来,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地大口呼吸着这原野的湿润的气息。再往上走,路是窄窄的山道,两旁的松林和竹丛更加茂密和幽深。在转过两道弯之后,忽有一高大的朱红院墙挡住视线,似一身披红色袈裟的僧人的背影,透过那错落着的小窗户的不完整处,还可见散落在旁新砍的竹杆。再往前看,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一个古朴肃穆的寺门屹立眼前,门上黑青石底板上赫然刻着“海会寺”三个遒劲的大字。

这就是大诗人李白当年自寺仰望五老峰而写下“苍颜嶙峋,如金芙蓉上矗青天”的海会寺啊!我小跑几步迈上湿滑的台阶,停留在寺门右手边的一人高的石碑前。碑身上下充满了绿色的苔藓,石碑上关于寺院的介绍已然有些模糊,依稀可见的是关于海会寺何时重建、何时败落,以及康有为二上庐山游寺、蒋介石在此开办军官训练团的只言片语。

海会寺的寺名取佛经中“百川汇海”之意,创建于明万历戊午(1618年),清嘉庆丁丑(1817年)旦云和尚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一度不振。同治丙寅(1866年)高僧海印来寺住栖,重新振复。至1938年7月,日本侵略军进据高垅。8月下旬,侵占海会寺。寺房毁损三分之一,家具散失三分之二,寺僧避入深山。抗战胜利后,海会寺在住持宏机、道慧先后修缮下,略复旧观,但已无法再现昔日的繁华喧闹和富足气派,寺田荒芜不治,寺中生计,颇为艰困,以后更趋衰败,现仅存故址。手抚寺门,心下思忖,跨步进去。四五根长石条搭起扶栏,亦可歇脚,右手边两层石阶后,座落着黑瓦灰墙的佛堂,连着正前方还是一些依山势而建的一色屋子,正对着佛堂的是用青石围成的半圆形月牙池。通常寺院里都有水池,也叫放生池。池中突兀着石头和泥土,靠边有一棵杨柳,虽无积水却水声潺潺,一眼泉水正顺势而下,四周包围着的全是菜地。清凉的雨雾中,繁华不在,田园依旧。

当年隐于山林修身养性的古人,应该都是具有佛心慧眼的人。古人隐山野,今人隐于市?小隐也,大隐乎?此情此景与过往繁华如此交替闪现。据唐人所写的《金陵春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室中静默着,山谷中偶然送过来几声鸟叫,远处有瀑布声隆隆作响,间或有土木工人在大声呼喊,三三两两的轿夫吆喝着在附近经过……”那是怎样繁华的一种世外田园景像啊,而今已同圣人一去不复返。凝望着眼前无水的月牙池,忆起民国杨恭甫在《避暑日记》的记载:“由白鹿洞东北行,一路小山起伏,间有村落。不及十里,遥见前山深林微露殿阁,海会寺至矣。曲折上山,入大松林二里许,小溪流泉,汨汨从山上来。过板桥即寺门,门前荷池作半圆形,长约三丈,宽约四五丈,围以石栏,荷花盛开,种极细,乃赤龙卧云也。入门至念佛堂,阶下种观音莲两本,叶如芋而大逾蓋,花如玉簪。……循堂右角门,转登石梯,是为方丈。……佛殿巍峨,神光陆离。”海会寺因此吸引了许多香客的朝拜。自清至民国未尝少衰,香火称“极盛”。现在,围池所用的那些石栏上再也看不到当年表现“赵颜求寿”、“虎溪三笑”、“渔樵耕读”、“水漫金山寺”和“唐僧取经”等故事的立体雕刻了。

无论是缘于纪念西藏解放五十周年的特殊时刻,还是对人类自身思想的追根求源,我们对佛教多了一份关注。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佛教从来没有停止过普渡众生的脚步。自春秋时期以来,佛教与儒教、道教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三大思想流派,佛教与寺院如同知识与学堂一样的关系。孔子搭台讲学,佛主建寺授经,多少不安的灵魂从此得到抚慰。

史已久远,人已作古。仰望参天古木,依山而长,迎风挺立,惟有一片净土,换得苍翠依旧……

仰望间,一粒雨滴正入唇边,清凉沁脾。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