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散文类】北国之行

张家口至集宁铁路通车前夕,局张集工指指挥长钱胜邀请我去内蒙古采访。于是背起行囊,径直奔向遥远的北国。

时值四月,沙尘暴多发的季节。我在日记中写道:此刻的南方已春暖花开,想象着再去拥抱凛冽的北风,让凄厉的粗糙拂过面颊;去感受漫天飞舞的风沙,任它钻进头发、脖子、鼻孔,像一个草原人般不去抖落它;梦中的草原已经返青,蓝天白云下牛羊悠闲自得;去注视远方的无垠吧,心里的思绪随着丘陵一道起伏;去挥一挥牧羊的鞭子,不管有没有在空中炸响,也不管有没有优美的弧线;再去看一眼寂寞的胡杨树,孤独千年之后,让我陪它一起挺拔。

揣着心里隐隐的期待,更希望早些见到在此筑路的我的战友我的兄弟们。

我的弟弟在这里已经奋战了两年。大学毕业十年来,弟弟的足迹遍布大莱龙、朔黄、淮南、敦煌、合宁、合武等一个个铁路建设工地,成了一个真正的游子。筑路人四海为家,妈妈的心头永远牵挂着远方的儿女。她一次次地对我说:“你弟弟工作十年,在家时间不足半年,七个春节不在家过,买房子、爱人生孩子都不回家,你们什么单位啊,就这么忙吗?”这是筑路人所有母亲的期盼,盼望孩子回家望眼欲穿。

到了包头是夜半时分,把与草原的约定时间又一次延长。包头是北国的经济文化重镇,电视剧《乔家大院》、《走西口》告诉着人们这里经历了怎样的繁华。夜色中的包头灯火通明,与南方城市别无二致。听说我想一睹草原风采,同事告诉我:这里不是草原地区,尚且还在供暖,就是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草也还是枯黄的呢。

同事白杰早我些许到达,已去包头火车站站改工地半天。“昨天下午风不是很大,外面的风沙厉害得很呢。鼻孔里、耳朵里、头发里、脖子里都是,风沙真是无孔不入啊!可员工们仍然在干活,没有人理会风沙的肆虐。”白杰用感慨而又钦佩的口吻介绍起对这里工作着的同事最初的感受。

为什么要来这里?因为内蒙古“羊煤土气”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畜牧业产品、煤炭、稀土、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在我国在全世界都举足轻重。内蒙古的铁路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因为我们是中铁四局的员工,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是我们的岗位。时隔四十多年后重返故地,建设张集铁路、集包铁路、锡乌铁路等,工程来之不易,所有人都非常珍惜。筑路人四海为家,循着他们的足迹,走进他们的心灵,记录他们的豪情他们的生活,不论是浓浓的乡愁抑或淡淡的无奈,这是我的责任。

在工地的每一天,收获的除了感激就是感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寒天里,一位铺架指挥员忘情地指挥架梁,取下口中哨子时连同嘴皮一起扯下,鲜血直流;一位负责收尾工作的副指挥长随业主连续10天徒步走遍全线,拿出矿泉水喝了一口,不一会成了冰疙瘩;一位负责协调的项目书记,每天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有一个月平均每天接打187电话……有这样的员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呢?

筑路人是好客的。热情的同事安排我们去领略了一处叫“响沙湾”的沙漠风景。据说,有风的时候,沙子呼呼作响,故名“响沙湾”。沙漠的这头连接鄂尔多斯,那边直通银川。而我呢,像沙漠中的一粒沙子,普通极了。心里顿时感慨道:无垠的金黄,多了几分苍凉;起伏的沙丘,绵延着自然的脊梁,想象着它们,今天在此处,明天不知吹向何方,不变的是对大地的执着,不论风有多强,始终把对绿色的思念、对水的渴望永远在心中珍藏。

内蒙古地广人稀,从包头出发,广袤的土地上很少见到庄稼。一条条铁路正将这里与外面的世界联通起来。在内蒙古的前几天碧空万里,天气异常之好。没有看到漫天飞舞的黄沙,心里却没有丝毫的遗憾。临回的那一早,突然雪花飞舞,顷刻间,漫山遍野成了一个洁白的世界。这就是神奇的自然,北国的魅力,也是多情的蒙古赐我珍贵的念想。

(刊于2011年)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