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学生时代的我们总是会听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声音。它像魔咒一样存在,如影随形,又让人听到之后脑袋一紧,四肢发麻,只剩下巨大的忧思惆怅沉甸甸地压在身体上,小小的我不知如何承载!当然,充分利用时间汲取知识增长才干,这无可厚非。但是,凡事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
且不说,为什么近年来中青年猝死事件频现,也不说,望子成龙的父母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造福了谁,就只问日日步履匆匆为生活而奔忙的你幸福吗?我想很多人也许会这么回答:“姓福?或许吧!忙得我都忘了自己姓啥了,天天挣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学生时代,很多朋友都曾羡慕我在他们都忙得灰头土脸的时候却在校园里牵着女朋友的手悠哉悠哉地漫步,嘴上很得瑟,而当时心里想的却是我何时才能自己挣钱买喜欢的东西!时至今日,我却在想何时才能攒够房子首付。生活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究其根本,实则贪念作祟。贪欲让人们追逐物质的脚步停不下来,最终渐行渐远,与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南辕北辙。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很少有人还能够保持乐观快乐的心态。然而,一味地激流勇进,日复一日,喂饱的是浮躁的占有欲,饥饿了的却是至善至美的精神境界。灵魂的慢步伐跟不上肉体的快节奏,因此很多人感到痛苦。有人选择自杀,有人被迫抑郁,还有人放弃了在大城市的机遇,回到自己家乡安静而缓慢地生活着,惬意且舒适,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看透了大都市的喧嚣与浮华,此中的幽情雅致却也只可意会罢了。这里所说,也就是慢生活。慢生活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纷纷扰扰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自1989年在意大利出现后,便风靡世界。
这里的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我钦羡苏轼“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爽与豁达。古人况且有如此闲情逸致,今天的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行走,何不放慢脚步,偶尔给自己放个假,让心情轻松一下。如海子所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如果非要把人生比作一种竞赛,那么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所以,慢生活就是胜券在握的自信;就是有效保存体力的智慧;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超脱。当走得太快的时候,应该停下来,且行且等待,等待灵魂跟上来。当心态浮躁的时候,请记得:别着急,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