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营销部副部长闫虎,上海分公司人员都有这样的感觉,他工作上有拼劲,业务上有钻劲,待人有一股坦诚劲。短短几年间,他从对市场营销的“零认识”和“门外汉”,到今天成长为营销部的绝对骨干,在市场营销岗位上创出了一流的工作成绩。
电话打得“满天飞”
2011年3月,上海分公司重组不久,在宁波北环铁路项目部任总工的闫虎,被抽调到分公司营销部任副部长。突然的转行,使闫虎感到茫然。但他有一股虎劲,从零开始学,一头扎进了编标知识的钻研中。那些日子里,他电话打得“满天飞”,就编标及预算问题,到处“求教”。联络兄弟公司报价人员请教预算专业知识,咨询相关预算软件公司客服,询问软件使用技巧。一天内2块手机电池都打到发烫没电。有一次,他在印刷装订社捡到半本破旧的废报价标书,他如获至宝仔细研究了半个多月。
凭着这股韧劲,经过近3年的学习和积累,闫虎已从昔日的“编标菜鸟”,成长为如今的“投标骨干”。
又趴在资料堆里睡着了
2013年10月的一天,公司党委书记一早到办公室,发现闫虎趴在会议室的桌上睡着了,面前的会议桌上,堆满了编标资料。书记感动得不行,“又是一个通宵”!闫虎和他的同伴们编制标书,经常是连续七八天在都不离开办公室,三顿饭不是叫外卖就是泡一包方便面,累了和衣趴在桌上打个盹,醒了继续赶着手中的活。
说到闫虎的工作态度,用“拼命三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2013年,几场硬仗,显示出了闫虎和他的同伴们日益增进的编标水平,更显示出了闫虎和同伴们敢打敢上的顽强作风。上海理工大学项目投标,编标任务极为繁重,闫虎和他的同伴们,制作标书、打印装订、封标加密,连续8天每天睡觉不超过3小时,最终以高价中标。上海地铁9号线7标段曹路站项目投标,时间特别紧张,闫虎和编标人员更是连续12天加夜班,甚至连续4天干通宵,圆满完成投标任务,顺利中标。
有点“小本事”也得与人共享
在营销工作的磨砺中,闫虎的业务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可当别人称赞他是营销部的业务能手时,他谦虚地说,哪里够得上“能手”啊,只是相比当初的“菜鸟”,长了那么点小本事吧。
他的这点“小本事”,就是他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他想,自己初涉编标时费过不少脑子,也走过弯路,能把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总结出来,指导新人编标,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他在利用各种机会做好“传帮带”中,认真总结分析各投标区域招标文件的共同特点,编制了《投标概要摘录表》、绘制了《封标检查流程图》等行之有效的投标控制性资料,保证了标书的编制质量。他按照实用要点,编制了《投标总价推演表》小程序,使封标会上的总价推演更快、更直观。“嘿嘿,就这点小本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能指导新手,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利”。
在闫虎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上海分公司的营销工作连年跨上新台阶。2013年,更实现了分公司成立以来的“营销丰收年”。(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