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播种的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到清明,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句诗,想起逝去的亲人,想起英勇的先烈,他们的音容笑貌会一一浮现在眼前,一种对故人的思念情怀便油然而生。这是一种真情的诉说,一种能够穿越时空的哀思。清明是古老中国的深邃文明,也是华夏儿女的精神传承,五百年前古人赋予清明的情结和五百年后这个物欲喧嚣的日子不差毫分,见证了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
印象中清明这天天空总会飘洒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乎上苍也在人们寄托哀思的日子哭泣。这一天人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计,穿一身素衣,捧一束黄菊,带上家眷到亲人的坟头祭拜、到烈士陵园扫墓。蒙蒙细雨,春暖还寒,掩映在苍松翠柏下的座座坟茔前人头攒动,庄严肃穆的气氛环绕在整个陵园。这一天许多学校、工厂、部队等企事业单位都要组织大家前往烈士陵园,人们在英烈的墓碑前献上花圈,洒下烈酒,默默的、虔诚的寄上心灵深处的哀思。
我们不能忘怀在抗美援朝战场、在抗日战争前沿、在上甘岭、在儿童团、在红岩渣滓洞的血雨腥风、枪林弹雨和脚镣手铐,先烈们浴血奋战,无谓牺牲,他们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响亮口号倒在敌人的枪口和屠刀下,用鲜血和生命讴歌了一曲曲解放全人类的赞歌,为我们换来了今天富饶美丽的山川和民主自由的幸福生活。
诚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生,但可以选择不同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要让生命赋予丰富的内涵,必须付出艰辛,敢于面对逆境。要不枉此生,必须立足本职,多为企业为社会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让我们多一点昂扬,少一点低沉。多一点悠扬,少一点凄凉。多一点感悟,少一点追悔。让我们在祭祀祖先、怀念先人的同时,更多地拥有感恩、责任与使命,让清明这一传统文化得以永久传承,并赋予它更加文明的新内涵。
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细雨绵绵。让我们在感悟清明中珍惜拥有的一切吧,让老者安享晚年,让孩子懂得感恩,让夫妻恩爱有加,让朋友关怀备至,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最终会得到实现。(左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