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清明节的追思

发布日期:2014-04-03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转眼间清明节到了,远在内蒙古赤峰小天山的我,遥望故乡心里默默的追思自己逝去的公公。

公公生前每次逢我回乡都是骑着自行车接送一程。他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伫立街头翘首西盼模样,瘦削的老头儿,固执的站在那儿,定定的望着远方,给人一种很凝重的盼归情结。每一次接到我时候他都喜上眉梢,每一次送行都拼命的紧追几步朝上车的我极力挥舞双手。他对我们的归去都不会多言,但是这份团聚的喜悦和分别的不舍全部都融在举手投足间了。

在我和爱人婚后的第二年他查出了胃癌晚期。那时候我们在参加铜汤高速公路建设时因为抢赶工期只回家探望了病重的公公一次。记得那次回乡公公病重已卧床不起,面容枯槁、气若游丝。我伏在他瘦骨嶙峋的身上,禁不住悲从心生、泪如雨下。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在他清醒时候吃力的抬起瘦弱的手臂抚摸着我的头说:“路新,我知道你是个勤奋的好孩子,以后工作中要更精进。你们两个人都在外面漂泊相互照顾好彼此,日子会越来越快乐、美满的……”公公不善言谈,但是那个漆黑的秋夜,他讲了很多的话,这分明是与我一起畅想未来。我就静静的趴在他的床边,极力去感受着他枯瘦手的些许温暖。在第二天公公睡醒时候就催促我们回项目部上班。临行前他强撑起身子,把我的手握了又握,我被这种分别的场景刺痛得泪如雨下。这是公公用他的方式跟我告别,也是诀别。等过了半月公公病情急转直下,我们再次从千里之外赶回来时,家里已经设了灵堂。

公公生前是个很受人敬仰的乡村中学教师知识渊博待人谦和友善。从教45年里真是桃李满天下,那日在追掉会上公公教过的学子很多都是不远千里赶回来做最后拜别的。公公退休后在家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农居生活。不知在哪学会了园艺嫁接技术,于是相邻们纷纷请他帮忙嫁枝,他总是有求必应,从未推脱。最让我得意的是他棋艺精湛,少有失策。所以能坐于身旁观战,陪他一起思忖,一起拍手惊叹,分享他胜利后的喜悦是很惬意的快事。所以来为他送最后一程的人群里有更多的是方圆百里的乡亲们。看着满院子里人群簇拥、洁白花圈叠立,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老人那清瘦棱角分明的慈爱面容,内心深深的叹息着:病魔无情人有情!

也许是受了公公淡泊名利、少有纷争、积极乐观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益,我和爱人无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深知失意时莫气馁,得意时莫狂妄的内涵;也明白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古训;更知晓为人处事谦和谨慎,注重礼仪。现在回想起来是公公的言传身教给了我们良好的影益!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我在狂风沙尘密布的内蒙古旷野里,格外的痛悼公公!回想他对我寄予的厚望忍不住仰天长叹:公公敬请安息!我们一定继续努力、再接再励做值得您骄傲的好孩子!(殷路新)

文章录入:殷路新      责任编辑:殷路新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