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后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到党校工作。当时的我很年轻,也很单纯,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也利用一些时间,对我比较喜欢的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并着手写一些论文,但对文学创作还是一片空白。1987年调入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开始接触铁路施工单位及其职工的工作和生活。

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单位,也是一片鲜为人知的陌生领域。说它特殊和陌生,是因为这支队伍是从部队演化而来的,一直保持着半军事化的管理机制,从它的机关到下属单位,无不有一道有形或无形的屏障与地方上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从而增加了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

举一个例子:上世纪七十年代,基于国家铁路建设提出的“中取华东”战略需要,铁道部将第四工程局机关由湖北省的武汉市迁移到安徽省的合肥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的规定,合肥在冬天是不享受暖气供应的,但这个局就拿到了可以增加暖气供应的批文,在基地建设中同步配套暖气设备,这让当地的政府机构及企业既羡慕眼红又望尘莫及。

还有一个例子:2003年全国闹“非典”,当时已经改制为“中铁四局集团公司”的机关把大门一关,职工及家属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大院里,工作、学习、生活等几乎丝毫不受影响,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大院里,学校、幼儿园、医院、防疫站、采购站、商店、粮站,还有文化宫、印刷厂、报社、电视台,甚至供离退休职工活动的“耆英馆”等一应俱全,所有物质的和文化的需求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都可以得到保障。

大凡神秘,就容易让人产生好奇,就会具有吸引力,我就是被这种吸引力和好奇牵引着进入了铁四局职工的生活。但神秘不等于甜蜜,也不全是庄严和快乐,神秘中也有无奈和苦涩。刚开始,我还是一个单身汉,心中没有家的概念。当我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后,我却作为一名《铁道建设》报的记者,不得不按照单位的规定,把每年200多天的时间用到下基层单位采访和为报纸写稿上。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比较广泛地、深入地接触这个特殊单位的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家庭,听到他们或她们讲述关于自己及其家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直到这时,我才体味到这支被人称作“吉普赛人”的生活内涵。按常理,生活在这样的单位里或家庭中,更应该懂得与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宝贵,珍惜与亲人依偎厮守的每一天,做父母加倍呵护从远方归来的子女,做子女更加细心周到地照顾和服侍老人。可是不,在一些长期分别或散落的家庭里,时间的久远、距离的拉长,就像是一副离析剂,加深了父与子、母与女,还有兄弟姐妹、婆媳妯娌之间的隔阂,扭曲了正常人应具有的性格,撕裂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骨肉情感。其结果是,好不容易团聚到一起的家庭,在很短的时间内破裂了;在外风餐露宿大半辈子的丈夫,退休后回到了家里,却根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甚至在老人离世后,其子女为了争夺并不丰厚的财产而闹得不可开交,反目成仇,最终导致一个个完整的家分崩离析了。这样的故事听多了,渐渐激发起我的创作愿望,于是开始着手构思,写一篇表现铁路施工单位职工生活的小说。几度春秋,寒来暑往。如今,终于把这部作品奉献在了读者面前,也算了却了我的一个心愿。

春晓

二〇一三年七月十二日于合肥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