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职工阜九决战保投产速写
历经三年会战,京九铁路阜阳至九江段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各单位都在抓紧时间做好收尾工作。毕竟时间紧,线路长,尾工的工作量也不轻松。在阜九铁路保投产的拼抢中,各参战单位全力以赴,组织精干力量,相继掀起了最后的扫尾攻坚战。
一
仿佛是有意要考验一下二处这支铁军意志似的,在阜阳枢纽掀起“大干100天,‘九一’保投产”的关键时刻,偏偏天不作美,几场倾盆大雨之后,又是烈日的无情暴晒。
7月3日,五段在雨中进行了线路大拨接。雨势最猛的时候,浇得人睁不开眼睛。站在雨中的二处副处长赵开祥与职工一起喊着号子,500名干部职工将4组80米长、重约百吨的道岔平移了几十米。虽然职工都穿着雨衣,仍无一例外全身湿透。在6月底到7月中旬的半个月时间里,阜阳地区降水量达500毫米,战斗在阜阳枢纽的二处一、三、四、五、六段及建筑段、机筑段上千名将士除做好雨天养道外,还进行了站房粉刷、装修,抢上道碴数百立方米,平整路基10多公里,依赵开祥副处长的话说:都这个时候了,人不能闲,机不能停。
7月20日以后,火热的太阳驱散了满天的阴云,气温猛升到35℃以上。在阜阳站进行站台施工的建筑段职工表示,宁愿脱几层皮,也不愿再见阴雨天。在阜阳站站台雨棚施工的过程,建筑段职工吃尽了苦头。建设3个各550米长的雨棚时,材料需跨越8股道运到现场。因行车穿梭不断,职工们需要用编织袋硬将上千吨砂石料背到了工点。8月25日工程交验是雷打不动的工期,而拆迁和雨天的因素已耽误了工期两个多月,没有退路,只有硬拼。自6月份以来,段部人员除调度、材料各留一人外,全部上了工地,晚上回去再干内业。记者看到该段副段长朱杰、工会主席文德明、总务主任柳文中等都在满头大汗地扛运模板。
烈日和暴雨下,二处职工干劲不减,成绩喜人。到7月初,阜阳枢纽已完成95%以上的工作量。二处承担的110公里线路已人工铺轨109?507公里,到达场线路已压道完毕,铺岔199组,上道碴33?5万立方米,房建主体均已完工,所需安装的设备全部到位,绝大部分工程通过了自验。
二
7月17日,暴雨。这是阜阳在不到半个月时间内的第四场暴雨。雨稍小些,新运处阜阳运输段段长邵刚便与技术人员一起踏上线路检查。在DK854+450处,他们停住了,右线经暴雨冲刷出现了20米长的大塌方。当天还有行车计划,幸亏发现得及时。
绝不能让暴雨将创国优的成果毁于一旦。他们立即组织人员抢险,以确保行车安全。
对阜阳运输段来说,阜九线的配套收尾创国优的大干高潮已经过去,由设计、建设、监理和接收等四方组织的初验小组已经在工程整体优良的初验报告上签了字。尽管如此,他们仍没有丝毫懈怠,继续完善线路质量。
创国优的过程是难忘的。回忆起拼抢的那段岁月,运输段职工仍然历历在目。
线路调整轨缝是一项比较棘手的活。6月初的阜阳,骄阳似火。工务队的轨缝小组20余人凌晨2时50分起床,3时50分点名上工地,到远离段部上百公里的地方,直到中午2时过后才回来。党支部书记程祥林说,干这活还得看老天脸色行事,温度太高了钢轨热膨胀影响精确度,中午过后钢轨最高温度达56℃,不得不收兵回营。因劳动强度太大,拉轨器都用坏了多台,除向二处等单位借用外,最后还跑到阜阳站去求援。
干的最苦最累的大概要算潢川、光山和淮滨等站的人工铺轨。由于临时变更设计增铺货运专线,兄弟单位的路基没有及时交出,初验的日期一天天临近,运输段压力陡增。不能铺轨就提前做一段准备工作。他们从线下施工单位要来图纸,亲自测量定桩位。路基上堆着小山似的道碴,他们又组织大量的劳力清碴。工务队队长段清末带领20多人住在一辆没有床铺的宿营车上,没电没水没食堂。他们自带了一口大锅,在工地上垒起灶,从200米外的池塘里提水做饭。饭做好后盛起来,再用这口锅将菜一锅烩,这样的日子坚持了20多天。
段部人员在后方也不轻松。除做好内业资料外,前方活一紧张,段部只留下一个调度在家值班,其余人员一律上工地。每天再忙,调度交班会也照常进行,领导干部的工作时间没有上下班之分,更没有加班费可言。
大干的日子,对于在一线负责全面工作的段工会主席甄天星来说,这副担子实在不轻松。基本上,他每天只能睡上三四个小时,还得靠药物催眠。甄天星介绍说,这里的干部工人都是好样的。段施工室主任丁思刚家在合肥,自去年11月以来就没有工夫回家过。7月初,他与技术人员对创优工作进行复核,步行50多公里,从工地刚回到办公室,便接到了四岁儿子打来的长途电话:
“爸爸,你忘了我了吧?”
“没忘。”
“没忘怎么不回来看我呀?我好想你。”
“爸爸忙,没时间。”
“那好吧,你不来,放假了我过去看你。”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丁思刚的眼睛湿润起来。
目前,阜阳运输段管段双线350公里的创优工作已接近尾声,竣工资料已全部验交完毕,建设者确保9月1日顺利交验的信心更足了。
三
7月22日下午6时许,三处阜九经理部经理杨永兴的电话“嘀嘀”地响了起来。原来是正在去宝中线路上的处长张学土打来的,询问天气情况、创优进展及明天的工作安排。
其实,身为经理部主要负责人的杨永兴比谁都急。在去年一次阜九线工程质量检查中,花了大气力创优的阜南站还是受到了批评。按说,和以前施工的车站比较,阜南站已相当不错了。对照上级领导指出的差距,杨永兴还是带领一拨人将站台地下过道已做好的台面全部砸掉,再贴铺上优质的瓷砖;而后将站台边墙砌得整整齐齐的混凝土块全部拆下,改用优质石材衬砌。经理部的7名领导干部各负责一个工点,而杨永兴则主动承包了这个“钉子”。他说,开头干时是看进度,大家都干完时就看谁干得更好了。辛辛苦苦三年,成败在此一举,三处绝不能拖全局的后腿。
局“大干100天,‘9•1’保投产”会议后的第四天,三处在阜九经理部召开了动员大会,宣布了一套严厉的包保措施:副处长黄资岳率工作组进驻工点;经理部及各队的干部一律不准请假;职工除特殊情况外,凡弄虚作假请假者一经发现一律重处;把形势任务传达到每个民工;开展劳动竞赛等。6月上中旬正是农忙季节,民工大多数回家收麦。经理部党委书记张宝贵跑到10多公里外的农户家,挨家挨户地动员。农村交通不便,张宝贵曾一次租了8辆蹦蹦车拉着民工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工地,最多时有1500多名民工在工地奋战。抢上碴的关键时刻,老天连降暴雨,道路泥泞,经理部投入了300多万元,把阜南县能垫便道的煤碴全部买光,最后又到50公里外的阜阳市去拉。
进入7月下旬后,阜南晴空万里,气温陡升到35℃以上。望着挥汗如雨正在站房外忙碌的职工,杨永兴说,多出点汗总比淋雨好,一下雨,室外的很多活只能看着,干着急。
到7月底,三处阜九线56?02公里管段的标准道已全部做完,路基两侧绿化工作已经完成,站房主体已全部完工,货场硬化路面施工正加紧进行。杨永兴说,要是老天配合,“9•1”交验可以说胜券在握。
(刊于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