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散文 清明时节倍思亲

发布日期:2016-03-29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十年前,农历的初春时节还有些寒意袭人。我的祖母——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善良大方的妻子,带着儿孙不尽的牵挂,不顾儿孙的声声呼唤,永远闭上了她那双慈祥温暖的双眼。从此,我失去了人生中一位最亲的人。
祖母生于民国,从小就跟着他的母亲讨米要饭、习学针线。没有读过一点书,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十六岁就嫁给了我的祖父。
那是一个寒冷的下午,细雨夹杂着雪花。调皮的我一定是犯了天大的错误,赤脚被母亲放在了冰冷的洗衣石板上。是您,我的祖母赶紧抱我进屋,把我的脚拉进您的肚子里,紧贴您的肌肤,双手紧紧地捂着。寒冷而又温暖,这温暖远胜母亲的怀抱。在您的膝上嬉戏,在你的怀里打闹,在您的背上捶打,拨弄您的双耳,抚顺您满头银发。祖母,春天,您带我去欣赏山沟的野花野草。给我讲种瓜点豆的劳作;夏天,酷暑难耐,您用扇子驱蚊扇凉,摇啊摇;秋天,您给我烤一个硕大的红薯,再加一个鲜嫩的煮玉米;冬天,每次从学校回来都有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饭菜放在我被冻红的手上。祖母啊!祖母......
小学快毕业了,我就要参加小学升初中的考试,祖母高兴的逢人必说:“我的孙儿就要升学了” 。那天晚上从学校回到家,一碗饺子放在我的面前。“奶奶,今天为什么吃饺子”?“明天就要考试了,饺子越吃越有,再说了明年这个时候我还能不能给你包饺子吃”。此时,泪花花在打转,五味瓶打翻了。饭后,奶奶从他的针线包中取出一双崭新的布鞋,他说:“明天穿上新鞋,穿新鞋走新路”。突然,一位满头银发眼戴老花镜的老人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用他那双廋如骨柴的双手在缝制新鞋的情境,在我眼前若隐若现。早上,穿上新鞋背起书包沉甸甸的,一看两块烤得通黄的烧饼静静地躺在包中。出了门,再一次我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痕,走向了去乡里的小路。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学生时代结束了。入路工作后的第一年回家探亲,到了家我急忙放下手中的行囊一头扑进奶奶的怀中。奶奶用她那双手背粗得像松树皮,裂开一道道口子,手心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瘦了,你黑了,是不是铁路工地的活很累……。”我也细心地看着奶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我走南闯北,四处漂泊,先后参加了大沙线、京九线、湘黔线、株六复线、洛湛线、武九复线、武广线、石武线、新疆兰新铁路二线、福州地铁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自己已由当初入路时的一个青涩青年成长为企业的一名中层干部。每当自己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奶奶总是嘱咐我要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她的话语好似警钟一直激励我永不懈怠,自强不息,奋勇向前…..
接到老家大哥的电话,已经是奶奶病危的通知。泪如泉涌,奶奶不是身体好好的怎么就这样了?我不停地问自己。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回到家中,奶奶已经躺在灵柩中,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无助,无能!耳旁传来大哥的声音:“奶奶走了,让他老人家安息吧!”。这是我最悔恨自己的一件事情,因为我是家中兄弟中最小的男孩,从小开始奶奶对我就倍加疼爱,临终了我也没和他老人家说上一句真心话。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古训传承,古往今来几人能全然为之?
安息吧!祖母!请原谅不孝儿孙。
等到有空时,清明时节我给您老人家的坟前扫墓,尽儿孙的一点儿孙孝心,也表示对您深深、深深的怀念。(叶子)
 
文章录入:韩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