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十一、宁海来客

桂林之行让张琳、秋倩和冬征这个三口之家感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时光的惬意。回到淝城后,张琳本打算好好休整几天,却意想不到地收到了秋倩远在宁海的小姑的电话,让他明天早上六点钟到火车站接邵松阳和红雲。

原来,就在他们去桂林之后的第二天,邵松阳和红雲出人意料地回了宁海老家。据秋玲后来讲,前年小姑在淝城过年时,曾说过请老头儿和老太太回宁海看看的话,节前小姑打电话又客气地重复了此话,想不到他们老两口竟一口答应了。

秋倩猜测,也许是考虑到秋玲一家去了岳阳婆婆家,也许是考虑秋瑾携儿子到陆晓辉的成都建筑工地上过年了,也许是听说自己一家三口到桂林旅游去了,老两口感到了没有一个女儿在身边的孤独和寂寞,只好去了宁海。

当然,邵松阳的妹妹也知道红雲与秋倩之间存在隔阂。听说三个侄女都不在淝城,觉得自己的哥哥嫂子会孤单,就邀请他们到宁海老家过年。如果是这种情况,张琳觉得倒也在情理之中。

开着车想着这个心事,张琳不知不觉就到了火车站。令他没想到的是,秋玲和胡大亮也来了。张琳一问才知,他们也接到了小姑的电话,所不同的是,小姑特意向秋玲交代了托邵松阳和红雲带了一些海产品,让秋玲帮忙“把这些东西做成一桌菜,你们一大家子团聚团聚”。张琳听罢,很是理解小姑的用心,他从心底感谢这位他只见过两三次面的小姑。

张琳、秋倩与秋玲、胡大亮彼此询问着过年外出的情况,这时从宁海开来的火车也到站了。从站台上把邵松阳和红雲接下车、送到家,把大包小包的东西搬上楼,胡大亮说“单位上午要召开公司职代会和工作会的筹备会,我得回单位”,就下楼先走了。张琳则又开车到“永和”买了小笼包、油条及豆浆等送到岳父岳母家。看到秋玲要按照小姑说的去分岳父岳母从宁海老家带回的东西,张琳认为自己不能在场,更不能插手,就说了句“我去给汽车加油”,便走出了岳父岳母的家门。

其实张琳并未去给汽车加油,而是把车开到了一个并不远而岳父岳母又看不到的地方停下来,打开车载音响听了起来。他知道,红雲和邵松阳历来对钱财看得很重,既然这些东西是他们带回来的,他们就有了分配的权力,但哪些东西可以分给仨女儿、哪些东西自己要留下,给谁分得多一些、给谁分得少一些,红雲和邵松阳很难有统一的意见,在分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矛盾甚至争执,如果自己在场,那是会令每个人都难堪的,不如主动回避,抽身一走了之。

事后见了张琳,秋玲不止一次地夸张琳说:“妹夫你太聪明了,太知趣了,也太了解老头儿子和老太太了,就我笨。”秋倩问怎么回事。她说,那天她好心留下来帮着收拾东西,期间问老头儿“打算什么时间把秋倩和秋瑾两家都叫过来吃顿饭”,邵松阳把嘴向红雲呶呶,说“问你妈吧”。秋玲就把头转向红雲,看着她问了同样的话,谁知红雲却说:“你们各家都有各家的事,不像我和你爸都是闲人,哪能凑得齐呀,我看现在就把这些东西分一分吧,该带走的你们都带走。”说罢,红雲去找来了一些在超市买菜时曾用过的塑料包装袋。秋玲听红雲如此说,就开始动手给各家分。她想,既然小姑在电话中说了,老太太又爽快地叫她做主来分,那就把这些东西一样样地平均分成四份吧。可谁知,看到秋玲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开了包装,按照平均的原则一样一样地分成了四份,正在吃早点的邵松阳用胳膊肘捅了捅红雲。红雲会意,就走了过去。她指着海蜇说:“这个你爸吃了不痛风,就留给你爸吧。”指着墨鱼说:“这个没有脂肪,对你爸有好处,别分了。”指着鳗鱼干说:“这个你爸最喜欢吃,多留点给他。”指着鱿鱼说:“这个每家可以分一条,大家尝尝鲜就行了。”她还说:“我血脂高,要补钙,不能吃大鱼大肉,几盒对虾我得留下。”最终的结果是,小姑托他们带回来的大部分新鲜海产品都被邵松阳和红雲“截留”了,她们姐妹三家所分到只是邵松阳和红雲不喜欢吃或不能吃的,并且数量也很少,弄得秋玲当时好不狼狈,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秋玲还对张琳说:“咱们三家还担了个‘把所带回的东西都分了’的名声,你说我们冤不冤呀。”

邵松阳和红雲喜欢吃海鲜,张琳对此早有所闻。不仅如此,他还知道老两口对吃很讲究。他们经常发生矛盾,但在吃的问题上是绝对统一的,早就认识到“身体是活命的本钱”这个道理。平时两人无论怎样生气,话可以几天不说一句,脏衣裤可以几天不洗,甚至性生活可以几个星期不过,但海鲜是不可以不吃的,而且还要做得好、吃得精。在他们看来,那些绝食的人跟美味佳肴过不去,空着自己的肚皮闹情绪、生闷气,他们不是最狂的疯子就是最大的傻瓜。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