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五十九、秋倩生日

秋倩的生日很容易记,是正月十七,元宵节过后第二天就是。今年正值秋倩的五十岁寿辰,张琳早就打算给妻子办一个有意义的庆生,提前在淝城一家豪华酒店订了一间可容纳十五人的包厢,然后分别给大姐、外甥还有秋玲、秋瑾等打电话,邀请她们晚上聚餐。尽管他并没有说明是为秋倩庆生,但这几位被邀请的亲人还是猜想到了张琳的用心。特别是两个外甥,更是对自己的这个舅舅和舅妈心存感激。无论是他们早些年上高中、大学,或是近几年在外地的项目工地上,每逢他们的母亲生日,都是舅舅和舅妈代替他们张罗和操办的。于是哥儿俩商量,一个去给舅妈买衣服,一个去花店订购花篮。

秋玲也深知张琳是个热心肠的人。每当端午、中秋或国庆等过节,只要张琳不出差,总会把她和秋瑾撮合到老头老太太家一起乐和乐和。后来红雲对人说张琳“图她们的财产”,张琳就渐渐地与老丈人与丈母娘疏远了,加上红雲对她们购买的礼物说三道四,有时甚至把礼物退回商店再兑换成现金,还在她们三姐妹之间搬弄是非,她和秋瑾也就“无事不登三宝殿”了。接到张琳的电话,她与胡大亮很快就猜到了缘由。胡大亮说,你妹妹和张琳对咱女儿不薄,要不咱也封个红包?秋玲却说这样做太俗,不如上街去给我妹妹买个有纪念意义的物件。他们最终在一家专卖店购买了一个高档的坤包,打了八折后还划掉了春节前下属单位送给胡大亮的两张购物卡。

看到这几拨人一进门就纷纷奔向自己祝贺生日,还一一送上各自的礼物,感动得秋倩满脸笑容,几乎是扑上前去与他们热情拥抱。记者出身的张琳自然要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举起相机“咔咔咔”地拍个不停,把这动人的画面几乎全程地记录了下来。

看到时间到了晚上七点,张琳热情招呼大家一一落座。他把“寿星”秋倩安排在主宾的座位上,让自己的大姐和秋玲分别坐在她左右两侧,而他自己则按北方的规矩坐在背对门口的“主陪”位置上。

散席后送走了各路客人,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张琳第二天醒来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问儿子冬征。冬征说:“你昨晚醉的那个惨状,我都找不到恰当的词汇来形容。”并且说:“结账时还要硬多给吧台服务员两百元钱,说是要凑个整数、图个吉利,我真搞不懂,酒渴多了就是这个样子?”张琳不理他,取过昨天挎的包翻看,发现钱包还在,里面的几包“软中华”却不见了,转脸又问冬征,结果又给了冬征揶揄他的话题:“你还好意思问。昨晚结束后,大家都要各回各家,你却硬拉着人家到家里喝你的功夫茶,把茶叶都倒在了茶壶外面。还有,姑父、姨父和哥哥手里的烟还没抽几口,你就又掏出烟一个劲地往每个人手里塞,姑父和姨父不接,你就把烟夹到人家耳朵里,可笑死了。”张琳听着却一脸的茫然,因为他对此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秋倩心疼丈夫,却没有插嘴说什么,只是在厨房里默默地为丈夫熬制小米粥。

接下来的好几天,秋倩还都沉浸在丈夫为自己筹办的这次盛大庆生宴的回味和感激之中,直到有一天接到鲁钦打来电话,说女儿“五一”要从新西兰回来举办婚礼,特别邀请她和张琳还有冬征一同到山东参加婚礼,她才回过神来,与张琳开始商量去济水的行程。

农历壬辰年,桃红梨白、蜂舞采蜜的季节。一辆起亚•福瑞迪向北行驶在G3国道上,驾驶员是一位五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白底蓝条纹衬衣配上一条红底褐花的领带,显得既庄重又雅致,刚吹过的定型发一丝不乱,还散发着阵阵清香。旁边副驾驶座位上,坐着一位端庄秀丽的女子,瓜子脸,柳叶眉,面目轮廓与旁边的男子很相似,乍一看俨然是兄妹俩。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远处一片片怒放的油菜花淹没了阡陌,路边一排排的杨树经过一个冬天孕育发出了新枝嫩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点点光辉,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许是这些光亮有点刺眼,那位女子从后面的座位上取过挎包,从中掏出一幅“暴龙”墨镜戴上。从眼睛的余光里看到她戴上了墨镜,男子也腾出原本把握方向盘的一只手,把车棚上方的挡光板放了下来。

这一男一女正是张琳和秋倩,两人正从江淮平原赶往济水。考虑到鲁钦也许需要搭把手帮一下什么忙,按照张琳的提议,秋倩特意请了四天季度假,提前去济水参加外甥女杰茜的婚礼。

返回目录上一篇下一篇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