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幸福食堂飘出“家”的味道

发布日期:2017-05-22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近期,海口市接连几日雷暴雨。20日的傍晚,我们聚在楼道里听雨热聊。大家倾述各自的筑路生活、倾谈心中的他(她)、畅想幸福家园美好生活。
        “明天是周末,若是在家里妈妈准会给我包饺子。不如咱们自己包顿手工饺子吧?”河南小伙儿关超的提议,立即引发了众人的热赞,次日包饺子就此提上工作日程。在20日凉爽潮润的夜晚,中铁四局一公司海口管廊第三项目部微信群里,热闹非凡。群内生管主任王坤,热心的征询饺子馅食材;团工委书记倪衡,呼吁员工合理安排工时尽量参与包饺子行列;工会组织委员孙兵,认真统计拌馅、和面、擀皮、包饺子、调汁的人员……
        21日下午四点钟,大家如约而至。按照昨夜的分工,工程部小伙儿郭君和孙兵两个人联手,将猪肉芹菜、韭菜鸡蛋与各类作料均匀拌和;工程部余仕发和综合办关超负责和面、揉面;美丽女工韩桂秀撸起袖子拿起擀面杖与试验室帅刘阳,激烈角逐展开擀皮竞技;女工包帅做的小锁饺褶皱分明、形象生动;龙雨包的月牙饺似苍穹中一轮弯月、妙不可言;技术主管李亚洲的钱包饺,试验员刘阳的元宝饺,工程部长孙兵的波波饺,个个皮薄馅满、让人大开眼界乐无穷。
         最让我感动的是,农民工幸福小家的门卫邓朝兵,听说家园年轻大孩子们想吃家乡水饺了。下午三点半就赶过来,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他和面、分段、擀皮、包饺子都是行家里手。当余仕发和面时,他在旁边指导着添水或者加面粉;当关超做手擀面时,他主动走过去传授技巧;当我想学他包蛤蜊饺子时,他不厌其烦进行演示。他出生在河南,是一个以面食为主的中原人。家乡人喜食面,所以他自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做。现在常年漂泊,很难吃到家乡的水饺和手擀面了。今天听说幸福食堂要做饺子,很早就来帮忙了。“这里真像个家,家里逢年过节,亲人也就是这样包饺子、做面食的”。邓朝兵的话,让我感触很深。
         两个灶台的水先后都开了,一个锅里圆润润的白饺子跳入沸水中,另一个锅里细细的手擀面也入锅了。食堂厨师吕方亮,在一旁剁了红艳艳的新鲜辣椒,准备油炸一下,做成调味料。他边剁边说:“我们湖南家乡,喜欢吃红辣椒,只有这样家才会红红火火呐”。他的一句话,体现出一段难舍的家乡情,也是他与四局结缘后,对幸福家园的美好寄望。
 开饭时,厨师和王坤主任分别给大家端来蒸饺、水饺和手擀面。我们彼此有序礼让。有的工友吃到自己包的饺子,惊喜欢呼起来;有的工友打开手机微信,现场传图跟家人分享喜悦;有的工友吸着香喷喷的面条,直呼“幸福生活万年长……”
       夜深了,我脑海中还映现出下午组织工友们包饺子的快乐场景。大家一个合理化的建议,一次集体组织包水饺活动,体现的是民主和谐,也衬托出“家”的幸福意味。
文章录入:殷路新      责任编辑:殷路新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